?當初潮或遺精這樣的成長信號出現后,少年對性的好奇不再是模糊的想象,而是多了想一探究竟的沖動。這本是成長的自然腳步,但如果這時遇到不合適的外界刺激,比如低俗的畫面、露骨的聊天內容,就像沒關好的窗戶吹進了冷風,很容易勾起強烈的沖動,稍不注意就可能踏出不該有的腳步。
?這個階段的孩子開始能感受到男女之間的不同,面對異性時會有特別的感覺,可他們的想法還沒完全長熟,自控力就像沒系緊的鞋帶,和異性相處時常常被當下的情緒帶著走,而不是先停下來想一想。有時候憑著一股沖動就做出親密的舉動,根本沒考慮過之后會有什么影響。
?12-15歲的少年,特別在意自己的模樣——長得好不好看、性格討不討人喜歡、做事得不得體。要是覺得自己和心里想的、或者大家常說的好樣子不一樣,就容易心里發慌。這種慌勁兒可能讓他們想通過特別的方式證明自己,比如在和異性交往時做些出格的事來換關注,卻沒看到這條路旁邊的坑。
?很多人沒留意到,大人的言行就像一本無形的書,悄悄影響著少年對性的看法。爸媽聊起男女話題時躲躲閃閃,老師講起這方面知識時含糊其辭,甚至電視里對親密關系的片面演法,都會被孩子看在眼里、記在心里。如果大人自己對這些事的想法是亂的,孩子就很難有清晰的認識,就像跟著模糊的地圖走路,難免會走歪。
?1. 提前打預防針最管用
?早點給孩子講科學的性知識,是幫他們筑起防線的關鍵。這不是簡單地念知識點,而是幫他們弄明白自己身體的變化,學會管住心里的沖動,知道什么事不能做,讓他們在困惑的時候有方向可找,而不是在黑夜里瞎摸索。
?2. 出了問題,先松綁再引導
?要是真的因為沖動做錯了事情,最該做的是趕緊找專業的人來幫忙疏導,千萬不能劈頭蓋臉地打罵、羞辱。好多實際案例都證明,這個年紀的孩子要是因為這些事被狠狠懲罰,心里容易留下解不開的疙瘩,甚至對男女關系產生奇怪的想法,這對他們以后的成長影響可太大了。
?3. 大人先補補課,才能當好引路人
?要給孩子搭起靠譜的性心理支持網,大人得先把自己的知識更新一下。爸媽、老師得放下談性色變的想法,好好學學這方面的知識,用坦然、科學的態度回答孩子的疑問。只有大人先把路看清楚了,才能帶著孩子穩穩地走過去。
?這個階段的性心理引導,說到底不是要攔住孩子做什么,而是幫他們看懂自己身上正在發生的變化,在他們慌神的時候遞上一顆定心丸,在他們快走錯的時候輕輕拉一把。讓他們既能順順利利地走過這段關鍵期,更能為以后長成健康、成熟的人打下好底子——畢竟,成長路上可以有小磕碰,但不該留下一輩子的傷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