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認識自己成為自己,若 關 注

感性
?? 安放那顆“感性”的心:
允許它存在,別硬憋著: 感性不是缺點!看見感人的事想哭,遇到不公的事生氣,都很正常。第一步就是別跟自己較勁,覺得“我怎么這么矯情”。承認它、允許它來,就像允許天氣變化一樣。
找個“樹洞”倒出來:
寫下來: 最方便的法子。打開手機備忘錄或者隨便找個本子,把你心里翻江倒海的感覺、委屈、激動、胡思亂想,一股腦寫出來。不用管邏輯,寫爽了就行。寫完了,情緒就釋放了一大半,人也清醒了。
說出來: 找真正信任、能理解你的朋友(哪怕只有一個)聊聊。不是要對方解決,就是純粹傾訴,說出來心里就松快了。找不到人?對著鏡子說,或者錄音給自己聽也行。
“暫停鍵”和“轉移法”: 當情緒特別洶涌,感覺要失控(比如極度憤怒或悲傷)時:
先離開現場: 如果可能,趕緊離開讓你情緒失控的環境,去廁所、走廊、戶外透口氣。
做點別的: 立刻做一件簡單、需要集中注意力的事打斷情緒流:深呼吸(用力吸氣,緩緩呼氣,數5下)、數周圍藍色的東西、猛喝幾口水、整理下桌面、聽首快節奏的歌。目的是讓“感性腦”歇會兒,“理性腦”上線。
把感性“轉個彎”:
藝術表達: 喜歡畫畫?涂鴉!愛聽歌?跟著吼!會樂器?彈一段!哪怕只是看一部契合你心情的電影、讀一首詩,讓別人的感性表達來共鳴你、疏導你。
做點實在事: 情緒憋著難受?去運動,跑步、擼鐵、打拳,把能量發泄出去?;蛘哒矸块g、做頓飯,看著實實在在的成果,心也會踏實點。
區分“感受”和“事實”: 情緒上頭時,想法往往很極端(“完蛋了”、“他肯定討厭死我了”)。等情緒平復些,問問自己:這是事實嗎?有沒有別的可能?最壞結果是什么?我能做點什么?這步能幫你從情緒漩渦里跳出來看問題。
?? 核心就兩點:
別憋著,給它安全出口(寫、說、藝術表達)。
太猛時學會暫停和轉移,避免沖動。
安放感性,不是消滅它,而是學會和它共處,讓它流動但不泛濫。你的心柔軟,是珍貴的天賦,學會管理它,它會成為你的力量,而不是負擔。感性的心需要被傾聽,而非壓制;給它一個安全的出口,它便能化為清醒的河流,而非泛濫的洪水。
認識自己成為自己,心若無處可棲,我在這里!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