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香柏木空間
21344244
簡單生活,認真學習, 關 注
簡單生活,認真學習, 關 注

個人原創
養出焦慮抑郁孩子的家長,都踩了同一個“隱形坑”
2025-09-03
12
0
??
家長的核心責任,不只是物質供養,更是幫孩子把“扛不住的情緒”,轉化成“能承受的感受”。就像老話講“物質可強養,精神要富養”,尤其是低齡孩子,情緒處理能力本就弱,對環境里的緊張、沖突比成人敏感得多。當他遇到危險、壓力,最先需要的不是道理,而是家長幫他穩住情緒。
??
比如家里總冷戰吵架、夫妻感情冷淡,孩子在學校又要面對學業壓力、老師批評、同學矛盾——這些負面情緒會像積木一樣堆在孩子心里。如果這時候家長只做“物質工具人”,給買玩具、報補習班,卻從不問“你今天是不是不開心”,孩子沒了情緒出口,問題早晚會爆發。
??
更糟的是,有的家長自己情緒就不穩定,一點小事就火冒三丈。你不僅給不了孩子穩定的支持,還會把焦慮傳遞給他——孩子會跟著放大負面感受,慢慢變得敏感、壓抑。再用這種情緒化的方式跟孩子互動,焦慮、抑郁自然會找上孩子。
??
養孩子,拼的從來不是物質條件,而是家長接住孩子情緒的能力。少做“只會給錢的家長”,多做“能看見孩子不開心”的家長,孩子的心理才會更健康。
0人已踩
0人已贊
專欄文章更多
從心理學視角:拖延癥的根源與破局之道
文章從心理學角度探討拖延癥的成因,強調自

別讓他人的心理困境,拖垮你的情緒
文章探討了非專業人士在幫助陷入心理困境的

日常小事,為心理健康“護航”
本文提供了維護心理健康的日常小貼士,強調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