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天一位傾訴者跟我聊到她的故事:“不知他人苦,莫勸他人善”,讓我體會良深,每個人每時每刻,都會因為環境,人物,場景,事件,觸發一些情緒,或者引發了記憶,導致了情緒變化,體驗到一些別人無法感受到的劇烈情緒,而這些體驗往往是除了本人以外,別人是無法感受到的,因此,在對他人做出要求,評價,苛責或者謾罵前,我們是否也應該讓自己所有針對他人的行動暫停一分鐘,在這一分鐘里適度的放空,去思考一下對方是否經歷了什么,問問自己我想表達的內容是否會讓對方產生不適的體驗,或者想想是否有更好的溝通方式,讓事情能夠處理的更順,讓對方能夠接收到更多的力量。
想到一個故事,與大家分享:
一個農戶,家里養了一頭奶牛,一只羊,還有一頭豬,一天農戶來圈里牽豬,可是,豬嗷嗷嚎叫,奶牛和羊,看到發生的這一切后,指責豬豬,羊說“我每年都要被主人牽出去一次,都沒你嚎叫的那么夸張,你也真是嬌生慣養”,奶牛接話說“我隔三差五的要被牽出去,也沒你這樣啊,真是好吃懶做”。豬豬聽了他們的話后說“你們不知道啊,主人牽你們,只是為了擠牛奶和薅羊毛,而牽我,主人是要我的命啊”。
是啊,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遭遇,同樣的環境,同樣的場景下面發生同樣的事,往往結果卻大不相同,所以,朋友們,所有的標準要求請留給自己,所有的理解尊重請贈給別人。往后余生,將收獲一切美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