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聆心聽語
21360719
北京大學&美國北方中 關 注
北京大學&美國北方中 關 注

個人原創
有沒有人告訴你|《暗夜里的焦慮只為何?》
2025-08-29
1505
0
?? 很多時候,我們的焦慮都源于一種隱形的認知習慣--災難化預設。心里總在默默放大風險:這個任務必須完美,否則就會影響前途這次考試沒考好,考研肯定沒戲了朋友沒秒回消息,是不是我哪里得罪他了……當現實稍微偏離絕對安全的預期,不安便會像潮水般涌來,仿佛下一秒就會有壞事發生。
?? 這種災難化認知看似是對生活的謹慎,實則是用放大鏡看待風險。我們試圖用萬無一失的標準捆綁自己,強求每一件事都按最優劇本推進。可生活本就充滿變量:一次失誤可能是成長的契機,不是人生的污點;他人的沉默可能是忙碌的無奈,不是否定的信號。當我們執著于必須萬無一失,本質上是用過度擔憂消耗自己,最終只會在自我懷疑中越陷越深。
?? 陷入了災難化認知循環的我們總在心里給生活設定零風險標準,卻忘了人生本就是在波動中前行:一次失誤會教會我們成長,一次拒絕會幫我們篩選關系,一次不確定會讓我們更懂靈活應對。
? 所以,時刻記住:你的人生不會完蛋,請停止災難化想象!
0人已踩
0人已贊
專欄文章更多
《愛自己,是女人一生的修行》
文章強調女人需要愛自己、變得強大并擁有穩

親密關系里的“火冒三丈”該怎么處理?
本文探討了親密關系中的憤怒情緒,指出其根
